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过紧日子”决策部署,根据《山东大学关于贯彻落实“过紧日子”部署的实施意见》,威海校区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通过启用大型仪器开放共享预约系统、开放待报废资产调剂信息平台、建立废旧资产“公物仓”等工作举措,将“过紧日子”的行动落实落细,不断提升资产资源使用效益。
启用大型仪器开放共享预约系统
大型仪器设备是学校 “双一流”建设及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战略支撑。通过“共享促节约”“共享提效益”,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积极推进大型设备校内外的共享共用,开通校区大型仪器开放共享预约系统(http://dxyq.wh.sdu.edu.cn/genee/ )。该系统目前已开放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海洋学院学科平台及理化与材料分析测试中心、生物综合分析测试中心的40余台大型仪器设备,其它大型仪器具备条件后也将陆续纳入,为校区“双一流”建设提供实验资源支撑。
开放待报废资产调剂信息平台
随着学校“双一流”建设不断推进,相关学科研究对科研仪器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使用寿命、功能缺失和需求更新等因素,老旧仪器闲置、淘汰是不可避免的。校区充分利用资产管理服务信息系统“资产处置平台”、“资产调剂平台”,将闲置或不能满足科研使用但仍可用于教学或者行政办公以及待报废的设备、家具在平台进行公示,供师生员工根据需求进行调拨或者报废资产再利用。
如空间研究院2007年购置的30CM折射天文望远镜2019年更新为60CM望远镜后,为充分发挥30CM望远镜的剩余科普价值并服务学校学科宣传工作,改变设备报废就上交学校拍卖处置的传统模式,将该设备放置到学术中心,配合空间科学方向的科普图片,用于原理直观化演示、学科平台文化展示;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2006年购置的化学气相沉积设备报废后,合理使用设备功能,再利用于低真空模式下高低温实验;艺术学院平面设计实验室计算机设备报废后,经组装整合修复功能,用于学生公寓电子屏字幕播放;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将报废设备上某些元件拆卸后为学生上课讲解使用、提供给做自主创新实验的师生使用。通过以上举措,使旧仪器“发挥余热”、获得“重生”、变“废”为“宝”。
再利用的化学气相沉积设备
设立设备家具资产“公物仓”
以“主动申报、无偿调拨、需求导向、注重效益”为原则,校区在知行南楼地下室设立设备家具资产“公物仓”实体仓库,将可重复利用的行政办公设备家具、已报废设备家具全部纳入 “公物仓”管理,对设备家具进行合理调配。“公物仓”划分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可重复利用的设备家具,另一区域是正常报废后不能重复利用的物品。通过“公物仓”的设立,“盘活”现有资产,让“沉睡”的设备家具流动起来,让已报废确无再利用价值的设备集中暂存后公开竞价拍卖,增加废旧资产残值回收效益。
公物仓实体库
报废设备暂存库
下一步,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将加强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最大限度延长资产使用寿命,充分挖潜设备家具使用价值。首先,进一步规范资产申购管理,严格按照学校“简朴实用”的标准进行行政办公设备家具的配置,同时不断精简设备家具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尽快发挥资产效益;其次,高度重视设备家具的日常维护保养,鼓励分管大型仪器设备的老师在工作中研究如何更好的延长“高精尖”设备的状态和使用寿命;第三,严格按照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对拟报废设备家具进行技术鉴定,从源头上严把报废设备家具审核关,对有维修价值的设备家具进行维修后继续服务于教学科研、行政办公,让老旧设备家具“焕发新生命”。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作为校区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从我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牢固树立“过紧日子”常态化的理念,通过精细化管理服务,不断加强校区资产支撑条件建设,实现资产使用价值的最大化,助力校区事业发展。